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城镇化率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物业管理行业。从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成立至今,物业管理行业已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我国已有物业企业近7万家,管理的面积近150亿平方米。物业管理的范围也从普通住宅拓展到商务办公大楼、大型商场、企业单位、政府行政中心等,有的企业已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把物业管理形容为城市的美容师、小区的守护神,业主的大管家和物业的保险箱,一点都不会过。
物业企业对物业实施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单体管理,就是把一个住宅小区或楼群作为一个项目,由物业公司组建一个与项目管理的规模和管理难度相匹配的管理团队,即服务中心作为公司的派出机构去实施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有的也称经理)是该项目的全权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负责所管辖区域的日常管理,尽力为业主创造一个优美、整洁、方便、舒适、文明、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响应当地政府和公司的号召,开展与物业管理有关的突击性,阶段性工作;加强与业主、开发商的沟通;组织对新上岗员工的基本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提高项目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争创由各级政府设定的优秀小区。
服务中心主任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一个项目的经营状况和服务水平;关系到业主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公众利益,所以服务中心主任应是一个合格的经理,他们必须具备独立承担管理一个项目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必须具备六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物业管理,管理的对象是物,服务的对象是物的主人。以人为本是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每个员工必须确立的服务理念,没有这个理念,其他素质都无从谈起,因为其他素质都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构成要件。
二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不忽略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漏洞、不放纵一次随意、不容忍一次失误,这是任何一个行业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敬业精神,而物业管理更需要的是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三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意识。对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公司作出的决议、决定,阶段性或突出性任务的布置,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不能置若罔闻,不能随意变通,不能上有政策我有对策,更不能我行我素。服务中心主任在下面是公司的“封疆大史”,握有一定的权利,但不能搞“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否则一个企业将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
四是率先垂范的正派作风。上行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服务中心主任应是一个团队的标杆,应能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做践行和弘扬企业文化的带头人。“厚德载物”,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主任,才能带出一支内部团结,工作高效,作风正气有极强战斗力的团队。
五是资职相符的学历职称。服务中心主任,应是一个团队运营活动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没有一定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是难以胜任岗位职责的。又由于物业管理涉及的面比其他服务行业更为广泛,所以还应基本掌握与物业管理相关的诸如房地产开发、工程建筑、建筑物装修等方面的知识。
六是职责相称的法律知识。物业行业涉及法律比较多。服务中心主任虽非企业法人,但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代表企业的,所以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尽量避免有违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当作为。特别是根据物业行业的特点,除了通晓《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外,还应掌握《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次,他们必须具备六方面的能力。
一是总揽全局的能力。能编制 一个项目一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经营计划,并提出实施方案;能充分盘活一个项目的资源存量;能有效防止各种事故和工作上的失误;能有效的鼓励员工出色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能把一个项目打理的井井有条。
二是队伍管理的能力。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管好人,用好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管人是一门高深的社会科学。服务中心主任所管理的人数不多,但管理的的原理大同小异。作为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必须做到以仁待人、知人善任、悉心育人和赏罚分明。由于物业管理行业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物业队伍还是一支不太成熟的队伍,时代要求服务中心主任具有高超的队伍管理能力。
三是各方协调的能力。物业行业面对的是面广量大且素质各异的人群,而且有些职能还带有政府行为的色彩,物业企业受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社区街道的多重领导,工作中与业主和开发商的关系与上级的工作关系,难免会有矛盾或难以合拍,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同各方沟通协调的能力。沟通得好,问题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取得各方共赢;反之则会加深隔阂,扩大分歧,其结果是企业的业绩受影响,企业的形象被损毁。
四是基本操作能力。现阶段物业管理的项目,住宅管理项目约占四分之三、其管理的基本功能还是秩序维护、环境维护、绿化养护和管线的维修。由于员工配置定岗定员,机动空间极少,一旦出现员工因病因事脱岗或某一岗位出现多项诉求及设备突发故障,就需有人顶岗。服务中心主任一般不入具体操作序列,此时就要临时顶岗,如果没有基本操作能力,就会造成极为被动的局面。
五是改革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也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在我国,物业行业虽已有了30多年的历史,但整个行业的经营方向、经营方法和管理模式,基本仍在袭用传统物业管理那一套,而市场资源日渐短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管理成本逐年上升,如按常规思路和模式实施管理,行业发展空间会显得十分狭小,所以服务中心主任必须掌握且逐步提高拓宽经营渠道、拉长产业链、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的能力。
六是应急应变能力。物业管理服务,看似平淡 ,但也隐藏着风险和变故。特别是在管理放松,防范出现疏漏时,极易出现各种风险。作为一个项目总负责人应具有应急应变的能力,有预案的立即启动预案;没有预案的要处变不惊,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和反应,凭自己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冷静而果敢的处置变故,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把事故的损失压到最低。 |